阳明自汗,亦异于太阳中风之自汗。又曰∶“阳主外,阴主内。
凡脉之不浮、不沉而在中,不迟、不数而五至者谓之平脉。若不误下则热不入,热不入则水不结。
太阳与阳明少阳地位相近,故太阳阳盛而不罢,便转属阳明,阳已衰而不罢,便转系少阳。太阳病二三日,不能卧,但欲起,心下结,脉微弱者,此本有寒,今反下之,若利止,必结胸;未止,三四日复下,必协热而利。
厥阴为阖,又为阴中之阳,故主里热而气逆。因风寒在表,而脉阳之阳御之,内无太过不及之病,故见此象。
传经不传,是使阳明之经不传太阳之热,非再传少阳之谓也。又《阳明篇》云∶“病得之一日,不发热而恶寒。
若其人汗出,似乎表症,然发作有时,则病不在表矣。 同一协热利,同是表里不解,而寒热虚实攻补不同。